64岁小麦育种专家许为钢——一头白发换来麦地金黄
64岁小麦育种专家许为钢——一头白发换来麦地金黄
编辑:汤晓雪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2-09-23 10:15:18 【字体:小 大】刚刚结束高标准良田的麦育麦地考察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种专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许为钢又赶回河南省农科院的家许金黄温室,他放心不下实验室里生长着的为钢小麦。从事小麦育种工作40年,头白带领团队育成的发换小麦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超过3.5亿亩。许为钢说,麦育麦地让中国人吃饱饭、种专吃好饭,家许金黄是为钢他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的毕生追求。
“从事小麦育种事业,头白其实是发换机缘巧合。”出生于山城重庆的麦育麦地许为钢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的是机械制造专业,却被调剂到四川农学院农学系学习。种专“当时没想过农学会是家许金黄相伴一生的事业。”随着深入学习,许为钢日渐爱上了这门学科。在植物学、作物学课堂上,他被斑斓的作物世界所吸引。最终,他选择了小麦育种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1996年,许为钢加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潜心研究小麦育种。育种是一项需要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的工作。一粒种子长成需要一季,培育一个良种则需要10多年,甚至一生。
2001年,许为钢带领科研团队推出强筋小麦品种“郑麦9023”。“郑麦9023”曾连续6年种植面积居我国小麦品种第一位,累计种植面积达2.8亿亩,为改善我国小麦商品粮品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小麦育种不仅要优质,还要高产。2011年,“郑麦7698”问世,引领我国优质强筋小麦品种产量迈上亩产700公斤的台阶。“郑麦9023”与“郑麦7698”分别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一头白发换来了麦地金黄,许为钢却说,“头发一辈子只白一次,小麦年年都变黄,年年都丰收。”
“中国饭碗要装中国粮,这就要求种源自主可控。”许为钢经常向团队强调小麦育种要有忧患意识,“小麦育种要在高产优质的基础上,把节水、抗病虫害等绿色因素结合进去,牢牢把握新育种技术。”今年夏收时节,许为钢团队新育成“郑麦1860”机收实打测产均超过800公斤,被中国农学会评价为2021年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产品,他的小麦育种工作又上新台阶。(记者 王者)
(责任编辑:热点)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金融监管总局7月10日发布风险提示称,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不实承诺、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主要有三大套路,消 ...[详细]
-
贝店邀请码是您注册贝店、开贝店之前,所必须要的一个数字码,贝店邀请码是纯数字的,贝店邀请码在哪里看?贝店邀请码在哪里找?贝店邀请码只有一种,就是“在升级成为贝店主之后,也就是成功开贝店之后,所拥有的一 ...[详细]
-
惠安夏日狂欢消费季日前启动日前,“惠邑食光 音漾泉城”惠安夏日狂欢消费季暨泉州米其林美食嘉年华启动仪式在崇武文化广场举行,将举办为期两个月的夏日消费盛宴,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一 ...[详细]
-
再添殊荣!宏恒达斩获中国建材网推荐品牌,用实力定义防水材料绿色标杆
【建材网】作为专注于建材领域发展、严格筛选优质品牌的专业平台,中国建材网始终致力于挖掘在行业内兼具过硬品质与良好口碑的标杆企业。宏恒达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凭借其过硬的产品品质、强劲的研发实力以及广泛的市场 ...[详细]
-
4.5万亩果园年创收超3亿元如何让“花果山”变“聚宝盆”东南网7月1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庄然 通讯员 王婷婷)盛夏时节,记者信步“省级乡村振 ...[详细]
-
四环线、大河路将快速化 郑州又要多个方便的"圆"发布时间:2018-09-18 08:40 来源:豫都网 我要投稿[摘要]□记者刘瑞朝 本报讯继三环快速化后,郑州四环也要快速化。郑州市城乡规划局对郑州 ...[详细]
-
我是河狸波波,你专属的河狸⾕旅游⼩助⼿。你可能会好奇,像我这样⼀只河狸为什么会给你写信?嗯,让我来告诉你原因吧!现在正值假期旺季,你也许正想着:“哎呀,天⼉这么热,我已经很久没好好放个假了。真希望能去 ...[详细]
-
7月2日,在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工作人员指挥调整转轮位置。近日,世界首台单机500兆瓦扎拉水电站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转轮在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制成功,并于7月2日发运 ...[详细]
-
清晨6点多,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石船站的站门刚打开,菜农们就背着装满蔬菜瓜果的背篓进站视觉中国/图)地铁的车厢里有好多菜5月末的初夏,对重庆郊区的菜农来说,是卖菜的好日子。天蒙蒙亮,重庆渝北城郊的太洪村 ...[详细]
-
从“纸间传递”到“云端共享”我市医保电子处方流转平台全面启用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 莹)“以前开完处方得在医院排队结算拿药,现在,拿着手机就能去药店买,还能用医保报销,真是太方便了!”7 ...[详细]